河北省中专毕业样本图片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医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以下是详细介绍:
1. **学校历史**: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沧县专区医学院,历经津沧医学专科学校、河北沧州医学专科学校、河北省沧州医士学校和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等阶段,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 **学校性质**: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单位、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C档”)建设单位。
3. **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广州路,地处渤海之滨,地理位置优越。
4. **师资力量**:截至2024年5月,有专任教师701人,其中高级职称370人、研究生学历37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有新时代职业学校国家级名师培养对象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等。
5. **教学设施**:占地面积1020.88亩,建筑面积约41.30万平方米。拥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12个、科技实验中心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6亿元。图书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收藏90余万册图书和14个中外文数据库。
6. **院系专业**:设有9个系部,开设25个专科专业,涵盖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口腔医学等多个医学领域,如护理系的护理、助产专业,医学系的临床医学、医学营养专业等;还与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专科接本科教育,设置9个本科专业。
7. **教学成果**:建有1门国家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和1门医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以及4门省级精品课程。临床医学专业群是全国唯一的临床医学“双高计划”专业群,临床医学、护理等专业为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8. **科研情况**:打造了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有河北省大豆营养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纳米抗体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以及5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10项,其中国省部级课题59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24项。
9. **合作交流**:是河北省高职高专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等。与多家京津冀知名医院、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44所、实习机构基地150余个,共同建立了6个二级合作学院和2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及1个国际智慧康养人才产教融合创新培养基地。
10. **学校荣誉**: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样版学校等众多荣誉称号。
2001年时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名为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同时保留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校名。推测其毕业证具有以下特点:
封面:可能采用红色或深蓝色等常见的庄重色调硬皮封面,正上方印着学校名称,如“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或“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中间位置可能是“毕业证书”四个大字,下方可能有一些简单的装饰线条或图案。
内页
个人信息页:左侧通常是学生的一寸免冠照片,照片上加盖学校钢印。照片下方或旁边标注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等基本信息。在基本信息下方,会注明学生的专业、学制以及入学时间和毕业时间。
毕业信息页:右侧主要是毕业相关的证明信息,会有类似“学生[姓名],于[入学时间]至[毕业时间]在本校[专业名称]专业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字样。落款处有学校的公章以及校长的签名,签名一般为手写体或印刷体。页面底部或其他合适位置会有毕业证编号,2001年时编号一般为17位。
2001年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当时为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毕业证编号为17位。其编号规则如下:
前5位:为学校的国标代码,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有其特定的代码。
第6位:为办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当时如果是普通专科教育,此位数字应为1。
第710位:为毕业年份,2001年毕业,这四位数字就是2001。
第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专科(含高职)为06。
第1317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编排的序号,由学校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号,从00001开始,按毕业生人数依次递增。